预防心梗脑梗,注意身体发出的5种“求救信号”

 

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领域知名学者刘永锋教授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引发社会各界对心脑血管健康的高度关注。这一悲剧不仅令人痛心,更提醒我们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通过定期筛查和及时干预,降低发病风险。

 

 

 

心梗脑梗的5大预警信号
 

 

1.异常的胸闷胸痛

 

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是心梗的典型早期症状,尤其常见于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若症状持续超过30分钟且未缓解,甚至向肩部、腹部放射,应立即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排除风险。

 

2.突发的头痛或眩晕

 

脑部缺血缺氧可能导致突发性头痛或眩晕,常见于剧烈运动或快速改变体位(如蹲坐后起身)时。若症状持续超过半小时,并伴随恶心、呕吐或意识模糊,需警惕脑梗可能。

 

 

3.持续性疲劳乏力

 

长期感到疲劳无力,即使充分休息后仍无法缓解,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散步)时明显吃力,并伴有肌肉酸痛,可能是心脑供血不足引发的代谢异常。此类症状持续存在时,建议及时进行心脑血管筛查。

 

4.胃肠道异常反应

 

无明确诱因的恶心、呕吐或上腹胀痛,易被误认为普通胃肠疾病。然而,此类症状也可能是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或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胃肠缺血的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5.不明原因呼吸困难

 

运动后气短加重,严重时休息也感喘不上气,可能伴随咳嗽或咳泡沫痰,如果持续性的得不到缓解,也有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肺部淤血,或脑部缺血影响呼吸中枢。需及时筛查就医,排除风险。

 

 

 

预防胜于治疗: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当代年轻人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及工作压力等因素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也呈现了年轻化趋势。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健康饮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豆类)及新鲜蔬果(如菠菜、苹果)摄入,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及高糖食物。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避免久坐,工作时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建议彻底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学会压力管理(如冥想、深呼吸),避免长期熬夜或情绪剧烈波动。

 

定期体检每年定期筛查血压、血糖、血脂蛋白等风险指标,及时发现动脉硬化等隐患。

 

心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后果严重,但身体往往会提前发出“求救信号”。关注预警症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是守护健康的关键。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远离健康威胁。国盛医学馨无忧®血脂亚组分检测,为您提供更精准、全面的血脂健康评估。

 

 

传统血脂检测只能提供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常规指标,而馨无忧血脂亚组分检测可以深入分析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含量和比例,将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检出率从不到50%提高至84.5%,有效解决普通血脂体检正常但仍存在心梗、脑梗风险的问题。

 

 

 

 

 

2025-03-18 16:00

NEWS

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